贵人贵事·特写③|金沙贡茶:做中国“生活茶”引领者……

中国网3月27日讯(刘延平 李绍方)编者按:贵州,一个神奇的地方,早在五六十万年前,人类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

可惜,历史上,作为中国古人类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发源地之一的贵州,却长期掩映在“万重山”的苍翠里。

名不见经传,成了贵州此前最大的尴尬。

时光飞逝,终于来到600多年前的一天,明朝大家王阳明先生贵州悟道,一举开创了影响世界数百年的阳明心学。

从此,贵州之名因为一个又一个“贵人”“贵事”在五湖四海间回响。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老干妈陶华碧,“感动中国”的黄大发、杜富国、文朝荣等等。

今天,在贵州超过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些层出不穷的贵人贵事正鼓舞着3800多万新贵州人奋发前行。

历史需要创造,历史更需要铭记。为此,从即日起,中国网特以系列报道的形式,推出《贵人贵事》专栏,将真实记录为贵州高质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贵人贵事,将客观抒写普天之下所有的贵人贵事,用榜样的力量激励新贵州不断前行。

今天是2023年3月27日,特推出《贵人贵事•特写》第三篇——《贵人贵事·特写③|金沙贡茶:做中国“生活茶”引领者……》,以飨读者!

“在公司没做出成绩之前,你们别采访我。”说公司还没做出成绩的是——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呢?

自拥有国内最大的单体茶园种植面积,按欧盟标准打造了8.2万亩茶园;

是国内少有的从生物有机肥、茶园种植加工到茶机机械制造融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业态打造者;

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贵州十佳茶叶企业、雨林联盟认证企业……

就是这样一家自称没做出成绩的公司,十年间已累计支付给当地农户近7亿元。即使是疫情影响较大的2022年,公司支付的土地流转费、茶园管护费、茶青采摘费也达到5000多万元。

这些真金白银,全部实实在在装进了当地农户的荷包。

所以,3月15日,中国网《贵人贵事》报道组一行在走进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时,心中充满了敬佩。

几经联系,我们终于见到正要去茶园种植基地的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郭伟。

快人快语的郭伟,操着一口地道的浙江诸暨普通话,向我们诉说着他的苦恼,“正常情况下,公司每天支付的茶青采摘费用应该在100万元以上,可如今每天只用出去四五十万元。”

对公司来说,钱用不出去就意味着茶青采摘受影响,连带着生产加工、销售都会受影响,难怪公司上下都为这事着急。

而且,跟很多茶业公司不同,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园采摘期从2月一直持续到9月,用工需求十分强劲。

长达8个月的茶青采摘加工,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是如何做到的?

“我们所有动作都在围绕‘生活茶’这个目标展开。”郭伟口中的“生活茶”,不禁让人产生浓厚兴趣。

茶产业是贵州生态农业发展的十二张名片之一,目前,贵州茶园面积已达700万亩,位居全国第一。“生活茶”,是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成立10多年来对贵州茶业发展不断思索和实践得出的定位。

生活茶,简单说就是干净、好喝、不贵的茶,是要用工业化的思维做农业,把农产品做成标准的工艺品,实现既保品质、又降成本的目标。

为此,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就注重茶产业链全业态的布局,除了欧盟标准的8.2万亩茶园,还分别投入巨资进入生物有机肥及茶机机械制造领域,全流程把控茶叶品质安全,然后再通过机械采青、自动加工、自动配样等技术,为助推“生活茶”夯实基础。

目前,公司正致力于打造国内首家集种植、研发、生产、营销、装备制造、有机肥加工、产业培训、茶光互补、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的全产业链综合型企业。

对于这么一家自称“没做出成绩”的公司,我们希望早日见到她做出成绩的那一天。